在深入推进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头号工程中,今年,我市深入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努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仅现代派沃泰自动变速箱(山东)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到开发区考察的韩国客商考察团就有6个。激活现有项目客商的招引动力,一直是日照开发区全区上下一致的行动目标:一方面把服务现有企业紧紧抓在手上,提升软硬环境,在全区强化亲商安商富商氛围。
7月25日上午,来到青岛啤酒(日照)有限公司,记者发现,涉及物流、仓储、装卸等行业的5个项目正在其周边悄然布局。截至目前,园区新签约落地项目6个,在谈项目3个。而开发区建设的外商服务中心、现代创业中心和工业邻里中心,帮助企业解决外商休闲娱乐、企业自建厂房车间及为产业工人提供食宿等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省外商的时间和精力,增强外商的归属感,打造国际化、服务型的营商环境。项目落地后,与企业保持24小时联系,随时帮助解决问题。而促使这些项目落地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红娘便是青啤(日照)公司。
今年以来,园区共组织外出招商活动10余次,接待投资项目来区考察5次。记者 曲亚平 牟艳霞 通讯员 张文军一个青啤引进5家配套企业。同时搭建车、桩、网一体化的后台数据中心,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了解站内充电车位使用情况,根据需要预约充电,进站后进行自助充电、自助结算,实现车、桩、网一体化运营。
日照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充电站全天可满足468台次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是日照市第一个集电动汽车充电、分时租赁、用户体验、休闲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动汽车充电站。日照市睿航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安邦说,它的充电速度要快一些,基本上半个小时就能补电达到80%左右。这一个桩是直流充电桩,对于一些新能源中巴车,还有一些新能源电动车进行补电上半年我市投资数据正折射出这一变化,刘汉营说。
对此,市经信委副主任许海明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工业结构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之下,我们的经济保持这一态势,实属不易。卢东磊告诉记者,自去年3月份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下滑10个月,但从今年的情况看,逐月回升的态势非常明显,尤其从投资接续增长来看,新立项项目和总投资分别增长48.3和102.4%,为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势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经济转型升级由此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保持在合理区间,整个经济运行实现稳、进、优、好。像以日钢的EPS生产线为代表的生产性进口企业,以金禾博源为代表的外向型企业,以及威亚、派沃泰、亚太森博等外资企业,都得到了我市各大金融机构的大力扶持。比如,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这些领域投资比重偏低,将影响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一方面是把房产卖出去,另一方面仍然要投资建设,着力于市场的需求侧,更多地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不得不提的是钢铁产业。随着去年以来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入推进,以及这些大项目的相继发力,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后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一个较快发展速度,所以我们有信心巩固向好势头,促进全市经济行稳致远,卢东磊说。对于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市商务局局长李宜东给出了这样信心十足的判断。卢东磊解释,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举措实施一年来,我市进一步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标准对园区进行了二次规划,这在全国也不多见,进一步集聚起了园区的发展活力、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主阵地。
市商务局——下半年,对外贸易将会交出更好答卷本报记者 刘玮玮我市的外经贸,不仅仅是止跌,而是已经企稳回升了。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7.6%,比一季度提高12.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房地产业在企稳回升的基础上,实现了良好发展。
工业经济的积极变化,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之中。比如招才引智、招科引技,人才和技术的引入,带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直接带来的结果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使我市外向型企业尝到了甜头。
市统计局——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本报记者 孙向阳近日,日照发布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半年报——— 7.6%的经济增长,稳、进、优、好是日照给出的发展答卷。像双港活塞引进德国顶尖绿色铸造技术,使其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在目前国际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市场不够景气的情况下,双港活塞却逆势增长,目前的产值比去年同期提升80%以上。过去企业对开拓国外新兴市场有顾虑,货物出口后万一资金收不回来怎么办?现在可以参加中国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而且全部产生的保费,由省市两级分别帮企业承担50%和20%,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企业轻装上阵,消除后顾之忧,开拓新兴市场的步伐随之加快,有了更大的信心。在变革的大潮中,日照紧追形势,正在积极申报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城市。金融企业要想站稳脚跟,最根本的出路还是扶持生产性企业,尤其是资金链相对稳定的外向型生产性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出口122.91亿元,比年初回升17.1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26.8%。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市的经济形势及走势,不能仅盯住短期内经济增速的起伏波动,而要更多关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尤其是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对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工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省1.6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观察上半年投资形势,不仅稳中有进,而且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尤其是在事关长远发展的农业、水利、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在补短做长中,为未来日照经济的发展积蓄能量。
像正在推进的中澳(日照)产业园、中澳集装箱航线,能使从前不能上岸的澳大利亚的肉类产品、水果等农产品都可以在日照登陆加工。有了这些开放平台,日照的企业可以更好地走出去、请进来,实现双向开放。
尤其是外贸,因为经济外向化特点鲜明,所以对外贸易对日照经济发展的反映最敏感,最直接。这对全市投资稳步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关于下一步发展,李宜东乐观地表示,今年下半年,日照的对外贸易将会交出更好的答卷。尤其是投资,从目前我市发展的需要看,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同时,原油码头、原油储备库、大炼化、公共管廊、航空产业、黄海冷水团养殖、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乙烷制乙烯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工业利润扭转了连续9个月下降的局面,前3个月利润累计降幅逐月收窄,在4月实现了由负转正,上半年实现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1.3%。
卢东磊分析,去年受大环境影响,全市经济运行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打好经济下行阻击战刻不容缓,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相继推出了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化解贸易融资风险、重点领域改革、旅游富市、突破县域经济、林水会战、效能建设、创城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汇聚起全市人民砥砺攻坚的磅礴力量,全市大发展大开放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去年以来的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带来的积极效应正逐步显现。
重点项目建设多点开花,投资增速逐月回升。旅游富市战略的实施促进全市形成一股旅游大发展的热潮,东方太阳城、东夷小镇、海洋馆等重点项目都已全面铺开,这些都是我市下一步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十三五开局之年首季,随着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工作的持续推进,三招三引拉动力正在集聚和显现,带动日照工业经济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负增长。着眼未来3-5年的对外开放,日照这座全省进口总量第四、出口总量第九的经济外向型明显的城市,目前正努力推动中澳(日照)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平台的建设。这半年来,市民感受深刻的是,建设工地越来越多,塔吊越竖越多,这一片繁忙的背后是重点项目投资的快速增长。这体现的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稳中向好,许海明告诉记者,工业企业发展态势企稳向好,除了企业效益的逐步提高之外,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4月份结束了连续47个月下降的走势,工业用电保持增长,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增幅较全省高1.6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等等,对我市而言都是积极的信号。
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3个百分点。他认为,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样也是产业的投资。
在钢铁行业步入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的严冬时,日照钢铁产业快人一步调整转型,着力于补短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中强化补链,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尽管8.4%的工业增加值从表面看似乎并不亮眼,但个中蕴含着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密码,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读出经济的韧性和信心。
上半年的成绩固然让人欣喜,然而,依然趋紧的外部环境、尚未破解的发展瓶颈、新增长点少等问题无不表明,今后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巩固回暖向好势头?面对记者对这一敏感问题的发问,卢东磊冷静分析,经济运行中,不要只看到压力,更要看到动力,不只盯短期,更要看中长期。同样的,城市建设重点是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这实际上是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对未来吸引外部投资,提升城市承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